全国服务热线:18948352970
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区域污染联防联控空气微站 助力为区域联合 溯源提供 “微观数据支撑”


区域污染联防联控空气微站使用背景

随着大气污染呈现出 “区域性、复合型、流动性” 特征,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内,污染物跨行政区域传输问题日益突出 —— 某一城市的工业排放、燃煤污染、机动车尾气,可能在大气环流作用下快速扩散至周边省市,形成区域性重污染天气。传统区域污染联防联控依赖国控、省控等宏观监测站点,虽能掌握区域整体污染趋势,但存在明显短板:一方面,宏观站点布点密度低、间距远(通常间隔数十公里),难以精准捕捉污染物跨境传输的 “路径节点” 与 “浓度梯度”,例如无法确定污染气团从 A 市到 B 市的具体传输通道、在交界区域的滞留时间,导致跨区域溯源缺乏精细化数据支撑;另一方面,宏观站点数据更新周期较长,难以实时反映污染传输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当区域性重污染天气突发时,各城市环保部门难以快速同步掌握污染前沿信息,易出现应急响应 “不同步、不协调” 的问题,影响联防联控效果。

与此同时,国家对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要求不断提升,明确提出 “建立区域统一的环境监测网络,实现数据共享、联合预警、协同处置”。各省市在推进联防联控时,不仅需要知道 “区域整体污染程度”,更需要掌握 “污染从哪里来、传输到哪里、在哪些交界区域集聚”,以便精准制定差异化管控措施 —— 如上游城市针对性管控工业排放,下游城市提前启动应急预警。在此背景下,区域污染联防联控空气微站成为关键补充:其体积小、部署灵活、成本较低的特点,可在省界、市界、主要交通干线(如高速公路、国道)沿线、区域内敏感区域(如跨区域河流沿岸、共同生态保护区)等关键节点高密度布设,形成 “跨境传输监测带”;通过实时采集 PM2.5、PM10、氮氧化物、VOCs 等污染物浓度数据,并与周边省市共享监测信息,既能精准勾勒污染物跨境传输轨迹与浓度变化,为区域联合溯源提供 “微观数据支撑”,又能助力各城市同步掌握污染动态,实现应急响应措施的协同启动(如同步实施工业限产、车辆限行),有效破解传统联防联控中 “数据不互通、响应不同步、溯源不精准” 的痛点,提升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效能。


微型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介绍

微型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是一种集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和管理于一体的无人值守的环境监测系统,能全天候、连续、自动地监测环境,在提供PM10、PM2.5、SO2、NO2、CO、O3、VOC等7项参数数据的基础上,可扩展对气象参数进行监测,按照“网定格、格定责、责定人”的理念,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区域网格化监控平台,应用、整合了多项智慧环保技术,在全面掌握、分析污染源排放、气象因素的基础之上。

采用因地制宜的灵活设点方法进行部署。实时统计各厂区、监测点的监测设备数据,并根据各监测点的环境条件及其污染情况,来分析与推测区域内整体的排放情况,实现对热点排放区域整体监控,污染物扩散趋势推算以及排放源解析等功能;同时结合物联网、智能采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动态图表系统等先进技术,整合、共享、开发,建立全面化、精细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区域环境在线监测平台,实现对控制污染源无组织排放,减少大气污染等综合管理,为制定节能减排方案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和科学的辅助管理决策;为环保部门的环境决策、环境管理、污染防治提供详实的数据资料和科学依据。

特色功能

1.现场端物联感知:智能感知层实现多维一体化,包括颗粒物原位测量装置、有害气体实时监测装置等。

2.超标报警:设备可设置报警阈值,支持远程设定,当数据超过报警阈值时设备自动报警并上传至监管平台,通过PC端平台或移动微信端提醒监管人员,同时可联动摄像头进行抓拍录像等操作。

3.颗粒物原位测量装置:本设备主要实现对扬尘PM2.5、PM10同时实时监测。本设备采用光散射原理测量颗粒浓度,较之传统的β射线,微量震荡天平法测量粉尘浓度,具有适用性广、测量速度快、运维方便、可在线实时测量等优点。

4.GPS定位系统:设备内置GPS定位模块,采用全球定位系统,实时记录设备所处位置信息,并将实时的位置信息上传至服务器,用户也可登陆我司云平台,在GIS实时地图上查看到设备所处位置的标示点。

5.太阳能智能切换:为预防监测区域出现断电现象,从而影响设备监测工作,可配备太阳能电池组,智能切换工作模式,在正常供电出现异常时,自动切换太阳能供电模式,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6.LCD触摸屏:配置7寸LCD触摸屏,用于现场数据查看,相关参数设置,人机交互体验感好,可以直观查看相关参数曲线分析图。

7.天气预报同步功能:可获取设备安装点区域实时天气预报同步到LED屏幕上显示,在向游客展示实时监测数据信息时,同步展示天气预报。

8.断网续传:为预防设备出现断网现象,从而导致监测数据丢失,我司特开发了断网续传功能,当设备监测到网络中断时,自动将监测数据保存至本地,待检测到设备恢复网络后,自动将断线的这段时间里所监测到的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保存。

9.传输网络:设备支持3G/4G,RJ45以太网接口,RS485,RS232等通讯方式把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奥斯恩云平台、保存、分析、统计展示,预警处理。

技术特点

1.设备接入:云平台支持不同品牌监测仪器数据(符合212协议)同时接入,实现各项监测数据的同屏展示和查看,为准确分析空气质量状况,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撑。

2.国控数据同屏输出:平台可根据前端监测设备的实际安装位置,自动调取最近的国控站数据,与监测设备的实时数据同屏输出,便于比对分析。

3.GIS地图:数据展示功能与天地图相结合,运用空间分析技术展示不同地点空气质量时空变化功能概述。数据分析比对:可进行单站点或者多站点的数据比对分析曲线展示。

4.巡航监测:支持续航设备监控模式,绘画巡航移动轨迹,并对应显示当前位置的空气质量,分析巡航数据,并根据移动轨迹,绘制污染地图。

5.污染日历:根据每个月监测站点监测的各污染物数据,自动生产污染日历。

6.报表分析:自动生成日报、周报、月报分析报表,报表自动填充。

7.数据时序趋势:提供同比环比、排名、分析报表、分析报告和优良天达标天分析功能。

8.运维分析:实时监控前端监测设备传感器状态,及时上报故障信息。

9.报警分析:警信息推送,数据异常、超标,传感器故障等现象发生时,平台实时报警提示,并可推送至手机微信公众号或APP同步提醒。

10.数据大屏:数据可视化监管大屏显示,一体化呈现数据变化趋势,单站点或区域化数据分析,方便监管。

11.移动监管:提供微信公众号以及手机APP(安卓版)服务,满足移动监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