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的天空可真蓝,这个城市的人们有福了。”这是2016年南宁举办亚邮展期间,来自山东的邮迷蒋德律发出的由衷赞叹。
为了守护天空的一抹蓝,去年,一次次扬尘污染治理专项行动不断打响,一项项有力举措剑指机动车尾气污染……这是贯彻南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持和扩大生态优势,让人民群众呼吸更加清新的空气、喝到更加干净的水、享受更加宜人的环境的重要体现。
2016年,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我们收获了天空的一抹蓝:5月、6月、7月、8月、10月、11月,一年中有6个月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100%,其中,
11月南宁市空气质量在74个城市中排名第四,创下历史最好成绩。
齐心协力治理扬尘
去年3月,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南宁市扬尘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方案》,扬尘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就此打响。
从建筑工地到重点路段,从企业堆场到消纳场,有扬尘的地方都不放过;从建委到工信委、从环保到城管,全市各部门都“动”起来了。南宁市要通过开展持续整治,实现“100天集中整治”“200天巩固提升”“300天长效管理”的三个阶段性目标。
治理扬尘污染,先从源头管起。针对不同的扬尘来源,南宁市采取分类专项整治的办法,特别是严管工地出口和消纳场入口两个“口”,实现根治道路扬尘污染;针对泥头车和建筑散料运输车造成的污染,南宁市通过部门联动配合,在泥头车主要行驶路段设卡严查,实现点面结合,管控扬尘污染;为了提升防控实效,各部门还创新措施手段,探索了一些好办法、好举措,提升扬尘治理工作的效率。
治理扬尘污染,就得上下齐心。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无论白天黑夜,不惧风吹日晒,深入一线,奔走在各消纳场和工地之间进行检查,紧盯目标,一抓到底,让可能出现扬尘污染的工地无空子可钻;还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作为,精准服务,为工地、企业想出很多遏制扬尘污染的“金点子”。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看到环境在悄然发生改变:不少建筑工地变美了,绿化带的植物上再没有积尘,道路干干净净……企业逐步实现自律、城市管理更“温暖”,越来越多的市民积极参与到扬尘污染治理当中。
管控扬尘污染之战,赢得了老百姓的点赞。
多项措施净化机动车尾气
要实现天常蓝、空气常清新,单靠治理扬尘污染还不够。根据市环保部门源解析初步研究结果,工业燃烧、扬尘和机动车尾气三大来源占南宁市PM10总量的50%以上。因此,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着力点还应放在机动车尾气、工业燃烧治理上。
在2016年年末,市民王敏领到了淘汰黄标车的5000元补贴。“赶在年末领到补贴,准备在春节前购买一辆尾气排放达标的新车。”王敏说,“我们市民也要为提升南宁空气质量做点应该做的。”
2015年,我市出台《南宁市鼓励黄标车提前淘汰补贴实施办法》,对治理机动车尾气“动真格”。2016年,南宁市持续推进黄标车淘汰工作,任务为14800辆。通过努力,去年9月,我市提前3个月完成目标任务。
针对污染空气的黄标车,除通过补贴的方式鼓励淘汰外,我市还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去年,我市利用开展公务用车改革的契机,强势淘汰报废老旧公务用车407辆;
(下转2版)
(上接1版)在全区率先制定实施高污染汽车限行措施,让黄标车“无处遁形”;在全区率先完成机动车尾气流动监测系统建设,建成全区第一辆使用尾气遥感检测技术,集监测、执法、防控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机动车尾气流动监测车……
“机动车尾气净化了,空气才能更清新。”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说,到2017年底全市范围基本淘汰黄标车。
工业燃烧的治理方面,我市也从没懈怠。我们看到,一批批燃煤小锅炉淘汰了;东盟经开区、六景工业园区的热点联产项目投产和使用,让园区里有了集中供热,更加节能减排;而南糖造纸厂、凤凰纸业等一批环保重污染企业停业、关闭和搬迁工作也在全面推进,污染排放大大减少。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如果说,选择一个让我眷恋南宁的理由,我的首选一定是那清新的空气蓝蓝的天。”林子在南宁生活了四十年,为南宁拥有令人羡慕的人居环境、人文环境而自豪。
根据市环境监测站的数据,去年截至12月19日,南宁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为优145天,良190天,轻度污染15天。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5.4%,可吸入颗粒物(PM10)为61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为36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上升6.2个百分点,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下降15.3%和12.2%,实现了“一升两降”的目标。“南宁蓝”名副其实。
下一步,我市如何守住蓝天白云,让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秋冬季防霾是重点。为应对南宁市2016年秋冬季及2017年春季重污染天气,我市启动了应对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实现“PM10、PM2.5双达标”专项行动。专项行动时间从2016年11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
从2017年起,我市分三个阶段实施国家第五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特别是对低于国Ⅴ标准的车辆,公安车辆管理部门将不予办理注册登记业务。
我市还将继续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优化,开展工业污染源整治、机动车尾气整治、扬尘整治、油气回收和餐饮油烟整治等一系列工作,持续改善空气质量。
2017年,让我们继续守护天空中的那一抹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