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讯(记者 谢燃岸 实习生 杨航)11月8日,成都市武侯区永顺路建筑工地上,一辆银色的行政执法车停在门口,车顶上一个白色球体360度转来转去,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PM2.5,40μg/m³;噪音60分贝……还可以。”车内,成都市武侯区城管局的执法人员看了看电脑屏幕。这是一套可以实时监测工地扬尘、噪音的车载信息采集系统。华西都市报记者从成都市城管委获悉,目前,可以实时监测工地扬尘治理情况、跟踪运渣车查看建筑垃圾处置情况的“神器”——扬尘治理和建筑垃圾处置监管信息系统平台已开始试运行。
车载信息采集系统里的小白球,学名“可视化人居环境监控监测仪”,集监测、录像、录音三项于一体,装备于车顶,可360度旋转拍摄。监测的主要指标包含PM2.5,PM10,以及现场的噪声值,监测仪将现场监测的实时数据反馈给扬尘平台,以便工作人员监控。执法人员表示,如果判断工地扬尘防治处理不到位,会按照相关规定处罚。
这套扬尘监测系统,包括车载视频显示30台、车载球机30台、移动监测设备30套。执法人员开车巡查到工地,便能实时监测工地扬尘情况。“一个工地一天最起码检查两次。”武侯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这套系统,属于成都正在试运行的扬尘治理和建筑垃圾处置监管信息系统平台。成都市城管委、市扬尘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全国首创的创新型扬尘监控系统,接入了天网系统,可以监测各建筑工地情况,还能追踪运渣车查看建筑垃圾处理情况。“系统里可以查到全市7000多台建渣车的运行情况。”
除了监管信息系统平台,还有一个高科技“武器”,那便是无人机。“别小看这个不到2公斤重的小型飞机,它可是抓工地扬尘的‘能手’。”11月初,成华区龙潭街道城管科就利用无人机潜入工地,成功探测扬尘污染情况。
不过,成都市城管委、成都市扬尘办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无人机执法主要是在成都近郊,城区由于管制问题,还没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