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18948352970
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策动态

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


日前,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全文如下。

为贯彻落实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结合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省、市党代会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加快建设绿色低碳、生态优美的现代化省会。

到2025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比例确保完成省下达指标任务;到2025年,全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确保达到4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确保达到67.4%;地表水Ⅰ-Ⅲ类水体比例确保达到66.7%;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全部消除黑臭水体,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一)深入推进碳达峰行动。以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和钢铁、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为重点,开展碳达峰行动。开展低碳和适应气候变化试点。健全排放源统计调查、核算核查、监测监管制度,将温室气体管控纳入环评管理。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二)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强化联建联防联治。强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完善联合立法、协同执法、环评会商机制。

(三)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加快煤炭减量步伐,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8%以上。大力发展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

(四)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严把项目准入关口,对不符合规定的项目坚决停批停建。除搬迁升级改造项目和产能置换项目外,重点区域严禁新增钢铁、焦化、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煤化工产能,合理控制煤制油气产能规模。

(五)推进清洁生产和能源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加快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改造,依法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评价认证。大力推行绿色制造,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加强重点领域节能。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确保完成省下达指标。

(六)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和用途管制要求,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硬约束落实到环境管控单元,建立差别化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严格规划环评审查和项目环评准入,开展重大经济技术政策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和重大生态环境政策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估。

三、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七)打好“退后十”成果巩固攻坚战。聚焦产业、能源和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开展重点行业资源利用效率、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对标行动,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到2025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稳定退出全国后十位。

(八)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聚焦秋冬季细颗粒物污染,加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完善市县两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体系,实施重点行业企业绩效分级管理,依法严厉打击不落实应急减排措施行为。

(九)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聚焦夏秋季臭氧污染,安全高效推进重点行业领域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实施原辅材料和产品源头替代。巩固重点行业和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成效,加强工业炉窑综合治理。开展涉气产业集群排查及分类治理。到2025年,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达到19500吨和7700吨。

(十)加快新能源车推广应用。深入实施清洁柴油车(机)行动,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加快新能源车推广应用。加快发展绿色运输,加快“公转铁”工程建设。推进煤炭、钢铁、焦化、水泥等大宗货物年运输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大型物流园专用线、管道或封闭管廊等建设。

(十一)加强大气面源和噪声污染治理。强化施工、道路、矿山、堆场、裸露地面等扬尘管控,推广低尘机械化湿式清扫作业。深化餐饮油烟污染和恶臭异味治理。强化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管控。到2025年,大型规模化养殖场氨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加快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噪声问题。

四、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十二)打好白洋淀上游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统筹石家庄市白洋淀上游流域水生态环境整治和修复,“补水-治污-防洪”一体推进。加快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完善雨污分流系统。实施全流域工业企业清洁化改造。加强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全面推进上游流域生态整体修复,促进白洋淀上游流域水质全面改善。

(十三)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统筹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城市和乡村,系统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加强农业农村和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有效控制入河污染物排放。全面完成市政合流制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因地制宜开展水体内源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到2024年,县级城市建成区全面消除黑臭水体。

(十四)巩固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加快推进城市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加强农村水源地保护。基本完成乡镇级水源保护区划定、立标并开展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到2025年,持续保持县级及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

(十五)加强重点河流污染综合治理。突出对民心河、太平河、环城水系等城市景观河道水质监管,逐步改善景观水系水质。强化入河排污口监管,开展入河排污口“查、测、溯、治”,到2025年,基本完成主要河流干流及重要支流入河排污口整治。

五、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

(十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农村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和农膜回收行动,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5%,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3%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

(十七)深入开展乡村生态振兴。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补齐乡村生态环境突出短板,深化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乡村生态振兴试点。

(十八)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实施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依法推行农用地分类管理制度,受污染耕地集中的县开展污染溯源,制定实施安全利用方案。到2025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国家要求,治理和管控措施覆盖率达到100%。

(十九)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严格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准入管理。从严管控农药、化工、焦化等行业重度污染地块规划用途,推进腾退地块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到2025年,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和风险管控措施实现全覆盖。

(二十)开展“无废城市”创建。按照省统一部署,开展“无废城市”创建,建立相关工作领导体制机制,研究编制我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科学合理确定主要任务、指标体系,完善保障措施,构建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发展新格局,推动城市全面绿色转型。

(二十一)强化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划定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并强化保护措施,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及污染风险管控。健全分级分类的地下水环境监测评价体系。实施水土环境风险协同防控。

六、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二十二)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山水林田湖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弘扬塞罕坝精神,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进河湖湿地保护修复。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到2025年,完成营造林278.5万亩,森林(林木)覆盖率达到43%,森林蓄积量达到1467.72万立方米,重点生态公益林和天然商品林保护面积不低于140万亩,自然保护地面积不低于86.6万亩,湿地保有量49.47万亩。

(二十三)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加快推进太行山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调查、观测、评估。加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大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拯救力度。加强生物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严格外来入侵物种防控。

(二十四)强化生态保护监管。加强重点区域流域、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县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等生态状况监测评估。加强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市、县)创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

(二十五)严密防控环境风险。开展涉危险废物涉重金属企业、化工园区等重点领域环境风险调查评估,完成重点河流突发水污染事件“一河一策一图”全覆盖。开展涉铊企业排查整治行动。到2025年,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下降比例达到省要求。健全突发环境事件跨省域市级联防联控机制。加强新污染物治理。确保核与辐射安全。

七、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

(二十六)强化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深化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强化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推行排污许可证“一证式”管理,建立健全非现场监管执法体系。依法严厉打击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环评、监测等领域弄虚作假行为。

(二十七)完善生态环境经济政策和投入机制。完善降碳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排污权政府储备制度,推动排污权交易市场健康发展。加强转移支付分配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相衔接。综合运用土地、规划、金融、价格等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领域。

(二十八)实施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构建集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形成由城市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覆盖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开展污水处理厂差别化精准提标。加强农村生活污水设施运行维护。按照省生态环境厅统一部署,积极推进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建设。

(二十九)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科技体系。建立健全基于现代感知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环境质量、生态质量、污染源监测全覆盖。按照国家和省安排部署,积极参与深化白洋淀上游流域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技术基础研究。加快智慧环保体系建设,形成省市县纵向贯通、线上线下联动的生态环境监管机制。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八、加强组织实施

(三十)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加强党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完善市负总责,各县(市、区)抓落实的攻坚机制。加快构建减污降碳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研究制定强化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有关措施。

(三十一)强化责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要严格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把解决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长期坚持、确保实效。市县两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政协、法院和检察院各负其责做好相关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三十二)强化监督考核。全力配合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省、市大督查工作,以污染防治攻坚战任务落实情况为重点,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三十三)强化宣传引导。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发展壮大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力量,深入推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完善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和有奖举报机制。

(三十四)强化队伍建设。将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机构列入政府行政执法机构序列,统一保障执法用车和装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建设。


深圳市奥斯恩净化技术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各种环境要素的在线监测、在线服务研究,微型空气监测站系列产品作为其核心科技产品,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及良好反响。


微型空气监测站广泛用于对空气中的常规污染因子和气象参数进行24小时连续在线监测,将分析出的数据提供给环境监管部门作为空气质量好坏参考,并辅助环保决策,其中监测因子包括:污染极细颗粒物(PM2.5PM10),PM10、PM2.5、SO2、NO2、CO、O3、VOCs、NOX,铅,苯,气象参数,能见度等,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获取各监测点数据,基于GIS技术呈现出空气质量地图,同时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判断,提供空气质量预警、主要污染物来源类型分析、污染状态可视化,污染源扩散过程追溯……现场实时数据可视化LED屏幕,高清液晶屏显示,配套WEB端云平台,微信公众号,监管大屏端查询管控数据,产品经过国家第三方机构检测鉴定,数据精准度高,稳定性好,安装方便,维护简单可远程校准,融合大数据分析模型,为监管部门在城市空气质量治理开展污染源解析,打赢蓝天保卫战,落实科学治理大气防治污染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