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18948352970
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策动态

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解读


  8月11日,重庆印发《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明确具体目标、主要任务等,绘出环境监测事业高水平发展的蓝图。

  碳监测加快开展:重庆市将着眼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落实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需要,系统谋划不同尺度的碳监测评估业务,建设以涵盖城市温室气体排放监测、区域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生态系统碳汇监测、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等内容的碳监测评估网络,开展碳监测评估试点、提升碳监测技术能力。

  大气环境监测强化协同:围绕O3和PM2.5协同治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减污降碳协同管控等需求,构建以自动监测为主的大气环境立体综合监测体系,提高空气质量监测精准评价水平,深化污染成因监测支撑精细管控,支撑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此,重庆市将安排建设大气颗粒物化学组分和光化学污染监测网络、交通污染监测监控网络、工业园区自动监测网络建设升级、挥发性有机物自动监测网络建设升级等一批重点工程。

  水生态环境监测拓展“三水统筹:围绕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议题,推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监测监控中的应用,进一步拓展自动监测指标数量和站点覆盖范围,建立以自动监测为主的智能化监测网络。

  将推进地表水环境监控监管能力、水生态监测能力、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预警监测能力、水环境质量预测预警系统、水质智能采样及遥感监测系统能力、AI水质智慧监测实验室等工程建设。

  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监测完善:以客观反映土壤环境质量长期变化趋势和支撑土壤风险管控为重点,稳步开展土壤环境监测;构建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和体系,加强地上-地下协同监测;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进农村环境质量监测。

  尤其是在推进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完善上,重庆市将按要求开展“万人千吨”集中式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日处理能力20吨及以上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监测、农村黑臭水体、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等监测。

  声、辐射和新污染物监测推进:围绕完善声环境监测和辐射环境监测,积极推动环境振动和光污染监测研究,启动新污染物监测试点,改善人居环境、保障公众健康。

  “十四五”期间,重庆市计划建成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至少60个、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点位达到200个,并在有条件的地方优先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新污染物监测,针对列入优先评估计划的化学物质,对重点行业企业、典型工业园区、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排放及周边环境等,探索开展环境调查监测。

  按照《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重庆市在“十四五”期间将完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履责、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大监测”格局成熟定型任务,构建起“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精准支撑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目标。